peter nesteruk (home page: contents and index)

 

 

 

 

在水一方

 

 

 

浮光掠影,写满我们最深切愿望的羊皮卷竟也被那汪清水涤荡的如此干净,只留下波光幻影中淡淡的生活的痕迹,凝成一页用水书写的倩影。

 

于是我禁不住问自己,透过那碧波荡漾的美景,水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说水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也同山石一样在历史长河中有着深远悠久的内涵,那么它便可以抛开地理区域和文化的限制,孜孜不倦的提供生活的灵感。而这种共鸣也不仅仅在中国,它存在于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很多相似的水域。

 

不论是在白塔居中的后海、前海、北海或西海的岸边;还是身处远山掩映的苏州园林池塘或杭州西湖之堤,都留给我挥之不去的思考:除美景之外,水还给公园或园林带来了什么?而这些超越了美景的水色又如何讲述我们自己的故事?

 

这也又一次成了自然瞬息万变留下的难题:“光彩夺目的自然”给了我们一个“光彩夺目的秘密”;这耀眼的光芒正来自于那一片碧波荡漾的水域深处。

 

水的要素莫过于光线、空间、和气。光线,水在开阔的天空下通过倒影的方式复制了阳光甚至一切闪耀的人造光源。空间,位于水面之上的空间因水而显得扩张,它始于从波光的水面,终于九霄云外;水塑造着空间,也把这种灵气施予‘处所’。而空气则始终蕴含于水中,它比水更加轻盈透明,却由水汽薄雾幻化而来。然而这一切自然的精髓却成就了公园或园林中温驯的池水。

 

同时农业也取决于土地的水源。

 

任何一个有水源的地方往往是一片繁华景象、生机盎然。

 

水集合了我们感知的一切成果,集合了自然的精髓。空气和天空,土地和水,置身这样的境界之中,这一方水似乎包括了更多内涵。(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常常亲近水源,水开始仅用来观赏,后来偶尔可以泛舟其上,如今我们有了更特别的经历,为了融入她的怀抱我们也宁愿慷慨解囊。)这样的一个地方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是什么样的魅力使人趋之若骛?我们习惯性的把物质象征性的分开,变成我们视觉领域的象征符号,肉眼所经历的这一切,我们的水域,在接近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丧失了原始视觉意义的形象转化成了象征性的不合理收费。然而在人类变得如此独特之前的那些感知承载了重要的征兆。为了使水域为我们所用,人们精心营造的处所的魅力都来自于水域本身。也是人类回馈自然的礼物,美丽的园林,自然精髓,美的集合。

 

这种集合的效果集中的表现在一些小范围内,集合于园林之上。(最完美的表现了这一特点的应该是苏州的环秀山庄)池水,成就了园林空间中由下至上深藏不露的另外一极,这一极隐于池水的底部,又上达青天,它闪烁飘渺也亘古恒久,它扩展了水面,也更接近了水的本源,而对于身处其中的我们来讲,也为之动容。

 

这种空间的扩展融入了湖水、一些园林和公园、休闲场所,甚至是被我们认为已经化为娱乐场所的池水的审美当中。这种审美与水营造出的开阔空间有着微妙的联系,那空阔使水天浑然一体,而非之前的天地分明。(这就是池水深邃的秘密。)这种空旷也如同广场,如同我们对于广场的审美。(但它既如此不同于一个被各种建筑环绕的广场,又与这样轮廓分明、有着变化可能性、让人流连、供人休憩的广场有异曲同工的妙处。)且不提这种闲趣,对于水域来说,并不像前往广场那样要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可以在水上游泳抑或是泛舟。池水和广场同样在空间上提供了一个框架(如同字面上的理解,更像一幅风景,一幅有画框的风景。)也许这样说会更加形象和专业。所以池水和广场很像,但是她却有着广场所没有的自然精髓。人们常常认为水可提升庙宇或一些重要的建筑的氛围,因为那种置身其中,置身于这样的建筑之中,置身于人、自然与建筑之中的感觉,又脱离了建筑本身甚至于它在水中的倒影的感觉是如此奇妙。水中衍生出的倒像在另一边看又成了正像,就好像我们用复写纸在相反的方向制造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引人入胜的幻影似的,使人相信原来那建筑竟安然卧在自己的脚下。置身其中有浑然一体的感觉,一切影像就映在光影交织的水面,却永远将我们隔绝在那镜花水月的幻影之外。如镜的水面映照的并不是我们而是远方两个影像之间的静止的无我之相。在你我和遥远的自然之境中那一点点的隔膜却挥之不去。

 

然而湖和池塘给了我们极其丰富的感受,水形成的开放空间与封闭空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她是否是象征性符号的源泉。关键的不同点首先表现在数量和大小上,在我们眼前能够观察到的开阔的水面和与其上部的天空(给人的最终联想是广阔无际的大海的再现)。然而对于小的湖泊和池塘而言,给人的感受是截然相反的,他们有的以高大的树木枝干为栏,有的则被树木浓密的枝叶围住。对天空的开放程度决定了水与影的关系,决定了水面掩映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封闭或私密的空间具有相同的性质,相对于开阔深远的景色,它成了自然天成的“闺房”。但是开阔空间的有与无却给了人们对于小范围水域极大的不同感受。这种水面的开阔使水天相连,共成一色。

 

相比之下,更加封闭的空间,更有“闺密”的气息,这样的处所多为溪流汩汩、岩石掩映、拱门深邃、密树环抱、小池静谧。对于一个住所有如此奇妙的感觉,不由让我们心生疑问,这亭台小榭、溪流怪石究竟为何人所有?然而这绝佳的美景如此盛行是否得益于早已深入人心的“风水之说”。因此也许我们可以不在乎开阔的天空,它也只不过是可以让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撒到水面的天窗。

 

浮光掠影的水面,仿佛是天空剥落的肌肤。沿水之物和水面本身的界限形成了双重的水岸,现实和环境也在这里相接,就仿佛看到平行的宇宙,在世界的尽头折回。幻相重生,真假难辨。如此亦真亦幻的境界,如此色彩斑斓又引人入胜的画卷出自于水,出自于水所形成的空间之妙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感悟使水充满了神秘的魅力,这也正是人们追求灵气,设庭院之水的精神内涵吧。这镜花水月,光影的游戏又是我们可欲不可及另一种境界。

 

然而在我们接受了水的魔幻光影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被动的面对水给我们带来的另一样礼物:隐藏在光影之下的不确定性,或是另外一个遥远未知的世界。我们必须被动的接受另一方水土,或许它会充满敌意,抑或受到诅咒,无论怎样,在那未知的天光帘幕之后另一个持续弥漫着的世界正伺机而动。也许这是因为水有别于其他的介质,时而清澈见底,时而又深不可测。任何事实和具象之物都能淹没在它波光浮动的怀抱,无论我们是否能够掌控。水总能以幻相,以印象之美,或是以想象之名,将一切抽离,远离我们理性的思维世界。然而它却有着引领我们想象的神奇魔力,总是置我们于似懂非懂之境。

 

那是一种我们始终无法领悟的境界,如同面对白昼我们有可能无法得到启迪,因为黑暗中你无法寻找迷失的原因。

 

也如同人类终于明白来自于月亮的另一半光源竟是太阳的反射后,更加懂得了如何面对黑暗、苦中作乐、珍惜光明。

 

沿着水岸欣赏这夜色,让我们去体会其中的真味。黑夜的支配者是光明,即便人为的去增加月亮的光芒,它的阴晴园缺仍会依旧,永远不可能像星星一样毫无隐藏的用那光亮展示自己的全部。月光神秘莫测,那是一个幻影的国度。在月光的映衬下,水岸有了像伊甸园一样的人性暗示,丰厚诱惑,光影模糊。从黑夜到黎明,声色流动,眼波流转,时光荏苒,物欲横流。此时四方之客皆为一家,都凝固在时光永恒的一瞬之间,所有凡尘俗事也尘封在时空变换的神圣变迁中。惬意的时光,荒芜的时光,独享、满足、个性的生活,一切的一切是不是在这水域存在之前就存在!

 

问题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脑海之中,在园林、公园、湖泊、池塘为人类所用之前,我们又是怎样的生活?

 

除了通往天堂的天空和它虚幻的影子,仿佛在水的另外一头,在深邃的水底,总是另一番天地。这种隐约而强烈的感觉总是挥之不去。

 

开阔或封闭对于有水的地方来说同样的重要,这恰到好处的表现在是河流上,她把身在异地、遥不可及的感觉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对“另外一端”的渴望,特别表现在被外物阻挡的情况下,这种感觉来源于距离遥远的间隔,承载了隔断后“异地”无限的神秘感。正所谓越是难以企及的就越是人们梦寐向往的,于是在岸边,在岛上,我们凭栏远眺时,对于遥远的彼岸的向往油然而生,我们心中的情愫和想象也随之远去。

 

感受此情此景,远方似乎不再是远方

 

你可以用任何的方式去解读“在水一方”,或许就是一种对别处精致之美的模仿,或许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暗喻,也许只是借景抒情转喻那些可遇不可求的情感,或许只是以小见大的喻情于景,感叹我们只是沧海一粟,隐在美景中的小我。更甚者“在水一方”不过是我们渴望远方,脑海中的一个梦。使我们在镜花水月深处,竟也有了参与之感,不再是冷眼旁观。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正被我们自认为是为自己投资的公园或园林一类的休闲场所吞噬动摇,即便如此,仍然执迷不悟。城市的商业化正不断的侵袭,然而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自然有着自己的生命力,一些流失的终将会回来,归位。当时光飞逝,老泪横流时,我们终将会在轮回中寻回最初完美的位置。宛如死寂的沉睡中,午夜梦回,又会再次日阳光普照的清晨重获新生一般,机械化的我们,也将如往复的时光,重生,盛放。

 

无论那水是否通向遥远未知的无限,无论那开阔的天空是否是那无限远方的入口,在那美景背后,我们依然要面对现实,过我们的生活。(最后两段合在一起)

 

 

 

 

作者:彼得.尼斯特楚克

 

翻译:杨行

 

 

 

 

 

Copyright 2008, Peter Neste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