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nesteruk (home page: contents and index)

 

 

关注的理由(价值的根基)

 

 

 

 

 

            

  

 

摄影家:冯建国 

 

 

关于画面的底图。图画的背景。已不仅仅是最遥远的距离,视野极限中邈远的地平线,或是通往天空尽头的出口。画面的背景中,那地平线总是连着天空,将人世间最细微的土壤捧向天际。欣赏冯建国的摄影作品,我们在赞叹他用精湛的技艺创造出如此纯净影像的同时,也被这种赞叹和敬仰的力量所牵引。我们不得不承认牵引我们的是他相片中独具的特色。跟随着这样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们也渐渐感悟到照片的背景在这里有了特别的角色。当我们面对那些独具魅力的作品时,背景总是将过犹不及的尺度把握的很好(当与相片主体同时出现时,背景便宁愿退而求其次,最大程度的突出画面的主体),在与前景形成的强烈对比中,成功的将我们的目光聚焦在画面的前景上。正是这样的背景承载着我们,承载着我们站立的重量,承载着我们立足观察的天空和土地。我们被制造这般美景的纯属而绝妙的技术折服,才发现自己正在领略别样的作品。那是用背景里面充满象征性力量的意识去完成的作品。

 

溯源于艺术史。

 

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关于背景妙用的支撑点:它深埋于中国传统绘画文化的土壤中(与西方艺术史中象征的手法有了一致的共鸣,现在这种表现方法也成了中国现代艺术史的一部分,特别表现在近年来的中国摄影中)。

 

溯源于绘画传统。

 

背景中所散发的光线往往拥有不同的色彩基调,在整个场景的对比中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光线的强弱、位置;不论是光线照耀的地方,还是光源之处——都一样灼人双眼(正如我们不敢想象那份耀眼光芒后的庄严,因而不敢久久的凝视太阳。)。但是有一种情况我们却敢于抬起头,凝眸他的庄严,那就是当那光线、那庄严一次次的出现在令世人瞩目的艺术作品中(甚至出现在很多的建筑中)。那神奇的光芒入人心扉,不需任何言辞便能使人迷恋追随(就好像人们聆听巴赫的音乐时一样沉迷)。

 

这种使背景抽离,不同于画面其他部分的技法(是为了以背景与诸神共享上苍的光芒)他带来了一种新的欣赏方式,因为我们相信读取上帝的光芒终将会得到福音。然而这一切都基于那个在画面中略显不同的背景。(有如我们也有幸耳濡天堂之音,目染天国之色。)所有的古典绘画也基于这样的历史传统。(不论是在背景或地平线绘画的历史中这样的背景运用技法都可见一斑)

 

所以那个被我们视为次要的背景,那个因我们尽力充实前景而忽略的背景,此时竟变得如此重要,他成了支撑我们一切思想、内在灵魂和形体的土壤。

                                                                                                                          

溯源于神圣的宗教历史。

 

用于宗教的风景画,山水的背景中蕴含着超脱和圣洁的意味。在中国宗教实践的悠久历史中,这些图画也沾染了灵气,营造出传统平凡中却别有洞天的场景,也形成了一种艺术创作和欣赏上不可思议的效果。纳佛教西方极乐圣土之韵,融道家自然清净宝地之气,借天地山川河流之相,表田园乐土之景。尽收了世间灵感之源,将与我们无任何瓜葛的空间幻化为万物气息和谐统一与我们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乐园。这样的境界缘何而成?到底是因神在景中还是神在我们心中?或许当人们在相机后观察这世界之时,神竟在那方形的机器里?此时我们便如同神灵, 有了创造万物的神力,将价值赋予我们的作品,然后对他们顶礼膜拜。此时我们也在这种宗教和自然的调和中不再显得格格不入(宗教的作用古老依然,解读宗教信仰的新观念却不断注入圣坛的历史之中)此时我们已能经过深思熟虑,利用点石成金、操控万物的力量,给空间和万物分配他们应有的价值。然而在这过程中,对人文、地理、环境的保护要更甚于其被赋予的内涵(因为文化的底蕴赋予了画框内遥远的地平线神性,不仅深植在宗教中,也在信徒们至高无上的精神之极)所以为了捍卫我们改造的土地,我们有意识的赋予他价值,在相片中去最终证实这种价值的意义。换而言之,摄影师此时冒着创造者的风险,如同我们的精神领袖萨满,承担了引导我们思想价值的神圣职责,在对价值的挑选和加工过程中使其获得独特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回馈大地、回馈自然的礼物——人类通过画面对他神圣的品读。

   

这一切的一切便是关注的理由。

 

来自画面深处的光线(我们见它照亮了连绵的群山、深居的鸣禽)这种画面的背景之美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背景的光线之妙在于甘愿退而居其次的顾全大局,使前景更加彰显。我们也得益于这样的光线,它赐予我们土地、生命和我们一切眼见的景致。

 

关于前景图相和背景。作为画面的背景仅仅意味着它是与前景并列的一组画面,处在背景中神圣永恒的光线却拥有着时间的痕迹,它处在我们视线的一角,处在我们的艺术和摄影作品的一角,然而我们的摄影却仅能记录当下的光线照亮的那一部分离我们最近的影(画面因为有了不同的层次也拥有了一条时间的线索,我们从背景那一端走过,就如同那段时光刚刚从我们脚下溜走。)。空间的切近和时间的流转此刻达成了共识,光线暗示了观者真正的观察位置,最清晰的地方便是前景的中心,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地方;我们在时间的数轴中停留的那个位置也似乎成了永恒,那就是凡人们梦寐以求的不朽,光线见证了那一刻你我的存在,也将我们追求不朽的梦境写入那一瞬间永恒的阳光。

 

这一刻捕捉的画面和其中精神的交汇,都凝聚在这光线中:成为摄影师的礼物。

 

 

 

 

作者:彼得.尼斯特楚克

 

翻译:杨行

 

 

 

 

Copyright 2008, Peter Nesteruk